网站首页 | 范文大全 | 节日大全 | 教案下载 | 个人简历 | 优秀作文 | 精美散文 | 励志名言 | 公文范文 | 文档下载 | 论文范文 | 读后感大全 | 文库 |
鸿斋文档网
  • 小学作文
  • 初中作文
  • 高中作文
  • 体裁作文
  • 字数作文
  • 话题作文
  • 人物作文
  • 节日作文
  • 一年级作文
  • 二年级作文
  • 三年级作文
  • 四年级作文
  • 五年级作文
  • 六年级作文
  • 初一作文
  • 初二作文
  • 初三作文
  • 中考作文
  • 高一作文
  • 高二作文
  • 高三作文
  • 高考作文
  • 写人作文
  • 状物作文
  • 叙事作文
  • 节日作文
  • 写景作文
  • 动物作文
  • 植物作文
  • 抒情作文
  • 励志作文
  • 想象作文
  • 话题作文
  • 童话作文
  • 写信作文
  • 续写
  • 改写
  • 记叙文
  • 议论文
  • 说明文
  • 日记
  • 周记
  • 小说
  • 诗歌
  • 您的位置:鸿斋文档网 > 优秀作文 > 六年级作文 > 第二章,文学常识和文学鉴赏·... 正文 2021-02-05 10:59:25

    第二章,文学常识和文学鉴赏·第二节,现代诗歌鉴赏

    [第二章 文学常识和文学鉴赏]

    ·第二节 现代诗歌鉴赏

    一、考纲要求?
    鉴赏现代诗歌的语言、形象表达技巧和艺术特色。?
    二、知识结构
    1.现代诗歌的范畴、类别。?
    2.现代诗歌的鉴赏要点。?
    三、知识点、能力点提示?
    现代诗歌的主流是新诗,也包括现代人写的旧体诗(包括诗词曲)。新诗是“五四”新文学运 动的产儿,反映新生活,表现新的思想感情。新诗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的 束缚,创造出不少样式,总的说来,一种讲究格律,谓之格律诗,一种比较自由,即自由诗。
    自由诗形式自由,诗行可长可短,行数可多可少,可以押韵也可不押韵,可用标点也可不用 标点;
    格律诗在格律方面比较讲究,但不是像旧诗那样有固定的格式,大体说来,诗行要求 有比较整齐和谐的节拍,双数诗行的末一字要求押大致相同的韵;
    有的诗不分节,有的诗分 为若干节,分节的诗,各节的行数要大致相等。?
    诗歌的艺术概括力最强,鉴赏时,要从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入手,进而把握关键词句的深层 含义,品味诗歌所抒发的情感,分析其多种艺术手段,把握并深刻理解作品所塑造的艺术形 象,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
    具体说来,现代诗歌的鉴赏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诗歌的语言?
    语言是一切文学作品的基本材料,诗歌尤其讲究语言的运用,其艺术形象的塑造,意境的营 造以及情感的传达,都要借助语言。由于体裁的特点,诗歌的语言要求能用最简洁的词句来 传达尽可能丰富的内容,这就形成诗歌语言凝练、含蓄、跳跃性强的特点。相对来说,新诗 采用白话文写作,较少用典,从字面上较旧体诗容易把握,但要能正确评价一首诗,还是要 反复朗诵,尽力揣摩,抓住饱含作者深情的词语来仔细品味其深层含义。?
    (二)诗歌的形象?
    诗歌是通过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的。鉴赏诗歌必须准确把握诗歌中的艺术形象。有 些诗,通篇描绘具体鲜明的形象,借形象来抒发感情;
    有些诗,虽没有描绘具体形象,但能唤起读者想象,在想象中形成具体形象;
    也有些诗,既描绘了具体形象,也抒发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尽管诗歌刻画形象的方式有所不同,但鉴赏诗歌都必须把握诗歌描绘的形象。


    要把握诗歌的形象,就要抓住形象的特征。有些诗歌描绘的形象较多,我们应该对众多的单个形象进行组合加以想象,构成整体形象;
    有些诗歌描绘的形象并非实指,而是有比喻或象征的内涵,把握这类作品的形象就不能从字面上理解而应结合时代背景,作者遭遇等,通过想象,联想来挖掘形象的内涵。总之,理解诗歌的形象应立足于深层理解和整体把握,不能望文生义,浮于表面。?
    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很多,可以对形象直接描写,也可以间接描写;
    可以是白描,也可以是浓墨重彩;
    可以铺垫,衬托也可借助想象、联想塑造形象。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所抒发的感情。?
    (三)诗歌的情感?
    诗歌是抒情言志的文体,鉴赏时,须深切体会诗歌的感情内涵。可以通过诗歌的形象、意境 中把握它所要暗示和启迪读者的东西来体会作者的情感。?
    一些诗歌的思想情感是通过诗歌形象的比喻、象征意义来体现的。理解这类诗歌的思想感情 ,首先要准确把握形象的内涵,进而展开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感情的理解,要避免形象把握上 的实指性。?
    诗歌是一定时代生活的反映,理解诗歌的感情不能忽略时代的特征。同一题材的作品,由于诗人的理想志趣、生活经历,所处时代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思想感情。?
    理解诗歌的感情还要顾及诗歌的体裁、风格、流派等因素。现实主义诗歌和浪漫主义诗歌在感情表达上就有区别,豪放派词和婉约派词表达的思想感情也有不同。?
    诗人抒发感情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直抒胸臆,可以借景或借物抒情。许多诗歌是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四)诗歌的艺术特色?
    艺术特色主要是抒情手段、用典、构思和表现手法。在诗歌鉴赏中,要能掌握诗歌常用的表 达手段与艺术技巧,如拟人、比喻、借代、夸张、对比、象征、以动写静、小中见大、虚实 结合、衬托、托物言志等。?
    例1.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我爱这土地?
    艾 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 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 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念,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答案]D。?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包括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对表达技巧的体味和分析。A、B、C三项着眼于诗歌所抒发的情感、形象所蕴含的意义,文字表达技巧,均正确。D项是考最后一节,诗人已从比喻的境界返回现实,这点题的诗句已是诗人在向读者直抒胸臆,因此,这里的“我”绝不能再指喻体“鸟”,而是抒情主人公自己了。?
    例2.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杜运燮??
    随着陆陆续续的闪电警告:他们来了!?
    阵阵风都传播着到来的确讯:他们来了!?
    每一叶片每一枝条都遥指着:他们来了!?
    每双眼睛在渴望着,每张嘴在颤动:他们来了!?
    越过一张又一张被撕掉的树叶标语,他们来了!?
    越过一个又一个监狱的铁窗,他们来了!?
    越过一条又一条报纸上的捏造消息,他们来了!?
    越过一堆又一堆难忘的血泊,他们来了!??
    为着撕人心肺被窒息的呻吟声,他们来了!?
    为着惨绝人寰的最底层的挣扎声,他们来了!?
    为着回响在无数街道和炕头的怒吼声,他们来了!?
    那就是冲破冰冻严寒的春雷欢呼声:他们来了!
    1948年于新加坡?
    A.诗歌第二节从“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自然图景转向40年代中国社会的政治黑暗,以四个“ 越过”表明“雷”来势的不可阻挡。?
    B.诗歌第三节重在表现“雷”滚滚而至的目的,并把“雷”从实写升格为一种消灭压迫和剥削的解放的象征。?
    C.最后一句中“冲破冰冻严寒”几个字,意在承接诗歌第一节春雷到来之前自然界的种种征兆和反应。?
    D.以“随着”“越过”“为着”起始的三节诗,既隐含“雷”到来时由远及近的动态,又逐步揭示了“雷”作为人民解放象征的寓意。?
    [2000年春季高考题(京·皖卷)]?
    [答案]C。?
    [分析]此题是一道综合考查题,包括对作品内容的理解,表达技巧的分析。A、B、D三项 考 查的是诗歌中的形象,形象所包含的寓意,正确。而C项中“承接诗歌第一节春雷到来之前 自然界的种种征兆和反应”,显然是不够全面的。因为“雷”在诗歌中已赋予了更深层的含 义,它成了一种力量的象征,破的是那个黑暗的社会,第二、三节显然就是那个社会的反映 。?
    四、能力训练?
    1.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我 遥 望?
    曾 卓??
    当我年轻的时候/在生活的海洋中,偶尔抬头/?
    遥望六十岁,像遥望/一个远在异国的港口/??
    经历了狂风暴雨,惊涛骇浪/而今我到达了,有时回头/?
    遥望我年轻的时候,像遥望/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
    A.这是一首抒写人生感慨的诗作,真实地写出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的心态。?
    B.第二节换韵,但“回头”与第一节联韵,这样,两节的韵等于勾连起来。如此押韵,与诗的内容相适应。?
    C.“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中的“故乡”写实,具体写诗人的家乡。?
    D.诗的两节,分别写年轻、年老时的“遥望”,更确切地讲,是前瞻与回望,二者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结构。??
    2.请阅读下面一首现代诗,选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春 水
    冰 心?
    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A.“墙角的花!”这是一个称呼语,好像有人用一种温和的语调叫着花儿的名字,但绝不是单纯的枯燥空洞的称呼,而是蕴含着一种温情,一种希冀。?
    B.“墙角”一词在全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点明了花的生长环境,暗示了花“孤芳自赏” 的客观原因,为后面对花的温婉劝诫作了铺垫。?
    C.“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这句话形象地展示了反差强烈、对比鲜明的自然和心理两种空间。自然空间是客观存在的,不能任意改变,而心理空间能依据感情载体的不同心理感受而变化。?
    D.作者对于花草怀有一种特殊的敏感,既借小花以自伤,又借小花来述理,达到了刘勰所说的“喻巧而理至”的艺术境界。??
    3.阅读下面一首诗,选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礁 石?
    艾 青?
    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 /
    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A.“礁石”不仅是不向命运低头的诗人自身的象征,更是我们民族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的象征。?
    B.作者把“礁石”当作人来描写,集中,凝炼,形象感非常强,像是一尊“诗雕塑”,形成 一种“美的凝聚”。?
    C.这首诗语言朴素而洗炼,韵律感也比较强。?
    D.作者对“礁石”做的是纯客观的描述。?
    4.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没有一座桥比她更平常/人群中也许不能引来目光的瀑布/没有一座桥比她更神奇/通过后 ,你才能破译/世界与人生的许多秘密/?
    A.这首诗以“桥”这一意象喻指人民教师,准确形象。?
    B.这首诗以物喻人,赞美了一种平凡而又神圣的职业。?
    C.这首诗托物言志,想象丰富,构思新奇。?
    D.这首诗语言质朴却意蕴无穷。“平常”与“神奇”的对比,有力地突出了主题。??
    5.阅读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甲)?
    ①这首诗的最后一小节赋予了“乡愁”特定而广阔深刻的内容,(甲)处最恰当的一节是:?
    A.而现在/乡愁是一泓蓝蓝的海水/我在这头/亲人在那头?
    B.而现在/乡愁是一杯清清的海水/我在这头/故乡在那头?
    C.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D.而现在/乡愁是一道深深的海峡/我在这头/祖国在那头?
    ②对这首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本诗以纪实的手法,按时间顺序抒写了作者自己“少小离家”到“老大难归”的思乡情愫 。
    B.本诗集单纯美与丰富美于一体:物象集中明朗,如邮票、船票、坟墓等不枝不蔓;
    内容丰富含蓄,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
    C.诗歌的结构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既有各小节的均衡匀称,又有小节内的长短句的变化,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
    D.诗歌有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在同一位置上有重复、有叠词、有变换的量词,加强了诗歌的音韵之美。??
    6.阅读下面一首诗,选出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悬崖边的树
    曾 卓?
    不知是什么奇异的风/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平原的尽头/临近深谷的悬崖上 ?
    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它孤独地站在那里/显得寂寞而又倔强?
    它的弯曲的身体/留下了风的形状/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
    A.这首诗借物喻人,写出了坚贞不屈的人格之美。?
    B.这首诗实际上写人在毁灭的边缘,顽强奋争,怀抱高远的理想。?
    C.这首诗细致地描绘了树的形象,表达了对这棵树的赞叹崇敬之情。?
    D.这首诗三节层层深入,节奏整齐,韵律和谐。
    第二节?参考答案
    1.C(“故乡”是比喻的说法,把青年时代比作“故乡”,亲切,贴切)?
    2.D(咏的是花草,比喻的是人事,并非以此自伤)?
    3.D(“礁石”在这里是一种象征,融进了作者的情感)?
    4.C(非托物言志)?
    5.①C ②A(非纪实手法)?
    6.C(赞叹的非树,而是人)?


    推荐访问:鉴赏 第二章 文学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第二章,文学常识和文学鉴赏·第二节,现代诗歌鉴赏》由(鸿斋文档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21 鸿斋文档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