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范文大全 | 节日大全 | 教案下载 | 个人简历 | 优秀作文 | 精美散文 | 励志名言 | 公文范文 | 文档下载 | 论文范文 | 读后感大全 | 文库 |
鸿斋文档网
  • 小学作文
  • 初中作文
  • 高中作文
  • 体裁作文
  • 字数作文
  • 话题作文
  • 人物作文
  • 节日作文
  • 一年级作文
  • 二年级作文
  • 三年级作文
  • 四年级作文
  • 五年级作文
  • 六年级作文
  • 初一作文
  • 初二作文
  • 初三作文
  • 中考作文
  • 高一作文
  • 高二作文
  • 高三作文
  • 高考作文
  • 写人作文
  • 状物作文
  • 叙事作文
  • 节日作文
  • 写景作文
  • 动物作文
  • 植物作文
  • 抒情作文
  • 励志作文
  • 想象作文
  • 话题作文
  • 童话作文
  • 写信作文
  • 续写
  • 改写
  • 记叙文
  • 议论文
  • 说明文
  • 日记
  • 周记
  • 小说
  • 诗歌
  • 您的位置:鸿斋文档网 > 优秀作文 > 植物作文 > 有关《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 正文 2021-02-01 16:42:33

    有关《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编制说明

    关于《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的编制说明


    各位代表、同志们:
      根据大会安排,《XX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以下简称《纲要(草案)》)提交大会审议。我受县政府委托,现就《纲要(草案)》编制工作做如下说明。
      一、《纲要(草案)》编制过程
      根据省、市的统一安排,县委、县府对我县的《纲要(草案)》编制工作非常重视,从2004年就开始了筹备工作。2004年10月12日,县政府办公室以XX府办发[2004]129号文件下达了《关于印发XX县“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意见的通知》。县政府有关部门、乡镇成立了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小组,开展了大量工作,县经济局、县农办、县农业局、县林业局、县水利局、县商贸局和部分乡镇等开展了十一五专项规划工作。在赵小轻副县长的亲自领导下,县发改局牵头进行了编制全县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的调查分析和专题研究,收集了大量资料,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使《纲要(草案)》编制更为科学、客观,2005年9月28日县政府正式委托四川省国际工程咨询研究院承担《纲要(草案)》编制工作。省国际工程咨询研究院项目组先后组织30余专家到我县,深入现场调研,召开了10余次集中研讨会,形成了《纲要(草案)》六次文稿,编制说明演示稿(PPT),以及全县十一五重点建设项目软件库。县政府先后组织各部门负责人、行业专家及各界有识之对文稿进行了多次讨论,与会人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提出了大量建设性意见。2006年1月9日,邹平县长主持县政府常务扩大会议,听取了项目组成员对文稿的编制说明,提出了许多修改意见。1月11日,中伯书记主持召开了县委常委扩大会议,充分肯定了文稿,同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修改意见。现在提交的《纲要(草案)》,凝聚着县委、县政府对我县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思路,凝聚着项目组专家和成员的辛勤劳动,凝聚着全县社会各界的聪明才智。
      二、《纲要(草案)》特点与内在联系
      (一)特点
      1、时代特点。十一五时期是我县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上启后,继往开来的五年。按照我县第十次党代会和县十四届人代会第一次会议的布署,我县在2000年的基础上,到2010年末要实现第二步翻两番的目标,并为2020年第三步翻三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网络.com查看)宏伟目标打好基础。因此,本《纲要(草案)》突出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就是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二步、第三步目标的五年以及十五年确定具体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
      2、统领特点。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是新一代中央领导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是从增长观到发展观、从单一发展观再到全面发展观的升华,必须统领整个《纲要(草案)》编制工作。本《纲要(草案)》,突出了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在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统领特点,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基础上,更多地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3、初步市场经济体制特点。《纲要(草案)》十分注重已建立的县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点,注重政府引导市场,建立经营机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发挥企业主体在参与全县经济社会活动中的能动作用。同时,又要体现我县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和不尽完善的特征,提高对进一步加大经济体制改革力度的认识,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尽力营造符合我县实际情况的市场经济体制环境。
      4、开放特点。国内外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入世过渡期即将结束,生产要素和产业转移加快,各种新区域经济圈形成,地区间的经济合作加强,南充市作为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日趋明显。因此,《纲要(草案)》力图跳出XX看XX,尽量找准XX位置,在全面开放环境下,打开大门,实行对内对外开放,加快三外工作步伐,发展外向型经济,主动与周边地区经济融通,互动发展。
      5、发展阶段特点。十一五的五年间,我县将由工业化初期进入中期;
    2020前,我县将由国内低收入地区进入中下等收入地区,进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显然,这个阶段较为特殊,既是发展机遇期,又是矛盾凸显期,将直接对全县的产业结构、经济布局以及消费结构带来直接冲击。因此,《纲要(草案)》注重加快发展不动摇,同时也更加注意产业间的协调发展。
      (二)内在联系
      1、纵向联系。虽然在国家、省和南充市的十一五规划编制的各个阶段,规划的框架和内容变化较大,但我们力求做到《纲要(草案)》力求做到与其衔接,及时吸纳最新规划理念、体系和方法,特别是南充市的十一五规划,认真分析了其主要指标、重点项目和定位,及时修正我县的定位,调整重点项目,尽量做到对接,以利于省市对我县相应项目资金支持。
      2、横向联系。《纲要(草案)》在国内众多的经济区中选定泛珠三角经济区、成渝经济区和成南渝准三角经济区,提出在未来五年要强化经济协作,主动融入互动发展。为与南充市规划较好地对接,有别于周边其它区县的不同定位,《纲要(草案)》提出打造四川集水电和核电于一体的电力能源基地、西南地区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川东北休闲旅游度假胜地等。
      3、内在联系。我县第十次党代会后的三年来,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纲要(草案)》主要指标既要体现我县第十次党代会已确定的目标要求,又要具体细化和延伸,避免重复,还要以全县各专项规划为支撑。对于已提交的专项规划,《纲要(草案)》基本上都做过深入研究吸收,主要指标做过反复测算,与部分专项规划还做到了互动。
      三、《纲要(草案)》的基本结构
      《纲要(草案)》现分为12章36节,约1.2万字。
      第一章是“十一五”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简要回顾了前五年我县十五计划实施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肯定“十五”是我县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总量增长最快的时期,各项目标任务已全面实现。
      第二章是“十一五”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上述五个特点体现在指导思想中,提出了未来五年全县发展的主要目标。发展原则为五个突出,既与现代发展理论吻合,也符合于我县实际情况。  
      第三章是大力推进工业强县,提出做强三大支柱产业,构建三大制造产业集群,壮大工业开发区,建成省内工业强县。把我县建成省内工业强县,既是一个过程,也有具体量化指标。  
      第四章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按照中央、省市的统一要求和 “一路、二水、三产业、四人居环境、五民主和谐”的思路,在十一五期间要建成一批象闻名全国的我县中坝村一样的文明新村。
      第五章是培育壮大第三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是旅游产业,按照全市统一规划,提出强力打造嘉陵第一桑梓,建成四A级景区。五年间旅游产业要实现新突破,将旅游业培育成我县新的支柱产业。
      第六章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针对我县道路交通薄弱环节,提出采取特殊手段,加快道路交通超常规建设。构造“一小时乡镇,半小时南充,三小时成渝”交通圈,构建全县交通新格局。
      第七章是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了依据全县区域生态和交通条件构建“一城三线四片”经济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形成特色鲜明、协调互动的县域经济发展格局。
      第八章是推进科技、教育和人才开发,提出了推进科技强县,走创新发展道路。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创造“人人争先成才”的社会环境。
      第九章是促进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强调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合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提出以我县的支柱产业、骨干企业和工业开发区重点发展循环经济。同时,控制人口增长,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
      第十章是全面构建和谐社会。扩大就业,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尤其是把城镇低收入和农民收入作为改善人民生活的重点内容。同时大力发展卫生、文化、体育、广播电视事业。维护安全稳定,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第十一章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完善体制和创新机制。强化外引内联,抓好招商引资。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快“三外”工作步伐。
      最后一章是规划实施措施,强调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项目支撑和严格目标管理。
      四、《纲要(草案)》中主要问题说明
      (一)关于指导思想及原则
      《纲要(草案)》指导思想及原则贯穿一条主线,五个突出。一条主线就是贯彻科学发展观,这是我县十一五必须坚持的基本点。
      指导思想中强调以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为根本目标,结合了县第十次党代会和县第十四届人代会第一次会议确立的奋斗目标,沿着“工业立支柱,农业兴产业,三产上台阶,城市升形象,党建出成果”的思路,构筑“一城三线四片”区域经济布局,打造四川集水电和核电于一体的电力能源基地、西南地区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川东北休闲旅游度假胜地等。与南充市各区县十一五中提出的定位比较而言,我县发展的定位具有鲜明的县域特色,操作性较强。
      发展原则就是五个突出,这是参照县政府主要领导同志指示确定的,即突出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突出以产业和项目促进发展,突出可持续发展,突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突出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既与科学发展观紧密联系,也符合我县的实际情况。
      (二)关于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
      正确认识我县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水平,是编制《纲要(草案)》的基础。按国内外的通行标准,划分工业化阶段主要包括人均GDP、非农产业就业比重和城镇化率三项指标,如果从人均GDP美元计,分别按600~1200、1200~2400、2400~4500分为工业化初期、中期和后期。十五末,我县的人均GDP折合640美元,非农就业比重超过25 %,城镇化率25 %,表明我县已进入工业化初期。到十一五末,我县的人均GDP将达到1280美元,非农产业就业比重接近35%,城镇化率达到34%。因此,“十一五”期间,我县将从工业化初期进入工业化中期,将成为全县经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标志。       
      从某地区与全国的人均GDP之比,划分为低收入、中下等收入,中上等收入和高收入四类地区。2005年,我县的人均GDP为5215元,全国为11900元,两者之比为0.44 :1,因此,我县现在还处于低收入地区。2020年,本县人均GDP与全国人均GDP之比达到0.86,进入中下等收入地区,成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又一重要突破。
      根据发展阶段和水平来看,十一五前后我县将面临两大突破,必将对我县的产业结构、消费结构产业明显的影响,这也是编制《纲要(草案)》必须关注的重点。
      (三)关于发展目标
      《纲要(草案)》中总体发展目标,包括具体指标,要符合国家经济体系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与省市规划主要指标衔接。在编制过程中,我们按远近结合,远粗近细,在保证指标体系完整性的基础上,更加突出人文、社会性指标,突出经济社会结构和效益的指标。
      一是增长速度。从全国、全省及南充市看,中央《建议》要求,全国2010年人均GDP比2000年翻一番,单位GDP能源消耗五年内要降低百分之二十左右;
    全省提出十一五期间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左右,全省人均GDP在2000年基础上提前翻一番;
    南充市提出十一五期间GDP年均增长12%,人均GDP达到8438元。
      由于我县是后发展地区,现有经济指标基数较小,未来五年的增长速度应该,也能够超过国家、省及市的增长速度。我县第十次党代会已确定了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奋斗目标,即以2000年为基数,以人均GDP为量化指标 ,仍分三步走,第一步到2005年翻一番,(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网络.com查看)600美元;
    第二步到2010年翻两番,1200美元;
    第三步到2020年翻三番,2400美元,全面建成小康。由于党代会所确定的时段与十一五时期有所交叉,决定了《纲要(草案)》发展指标既要与之对接,但又不能照搬。由于党代会提出的是人均指标,考虑全县人口保持目前低增长速度和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比例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如果要满足十一五期间翻一番的要求,我县的年增速下限至少为14.87%。
      再结合我县已有的专项规划,如五年间一产业达到4.8%,二产业达到22.5%,三产业达到18.9%,十一五末全县三个产业的增加值分别为13.07亿元、27.28亿元和19.84亿元,全县GDP达到59.83亿元(均为现值),年增速将达到15.90%的上限。
      我们对14.87%~15.90%之间的主要区间模数进行测算和分析,确定十一五期间全县GDP年均增速为15%,相应地将三产业年增速调减至16.57%;
    按此速度,2010年全县人均GDP在2000年的基础上可以翻两番。《纲要(草案)》确定的增速既积极,又审慎;
    能保证两会确定的奋斗目标如期实现,为2020年前全县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打下了较好基础,又使未来工作留有相应余地。
      二是关于生态环境。由于我县地处嘉陵江中游,也是长江上游,属于生态环境的敏感地区。《纲要(草案)》提出要继续保持我县相对较好的生态承载条件,巩固加强天然林保护等,十一五末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0%以上,建成嘉陵江中游绿色生态屏障。要求进一步改善环境条件, 进一步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
      三是关于人民生活质量指标。《纲要(草案)》提出了全县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控制目前人口低增长速度。十一五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可达到11000元和3900元以上。就业水平提高,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四)关于工业强县
      将我县建成省内的工业强县,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个应该量化的指标。大县不等于强县,强县不一定要求量的扩张,而是更加注重质和效益的内涵式发展。具体地看,2004年,我县工业增加值5.56亿元,仅列省内181个县区中的第100位;
    2005年,二产业增加值将实现9.89亿元,接近一产业;
    2006年,仅工业增加值递增26.3%,达到7.5亿元,将超过一产业;
    2007年,工业增加值达到9.6亿元,将进入全省县级工业排名前50强,成为省内名副其实的工业强县。在我县的工业三大支柱产业中,水电和农副产品加工都具有资源比较优势,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以汽配为主的机械冶金也有较长的生产周期,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即使不考虑核电站一期工程启动的情况下,《纲要(草案)》提出五年内建成全省的工业强县是有相应根据的,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五)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从今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将掀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运动,三农问题仍然是我县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从我县具体情况看,大部分人口分布在农村,即使全县城镇化率达到30%以上,仍有50多万人生活在农村。因此,在大力推进工业化、促(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网络.com查看)进城镇化、有序转移农村人口的同时,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积极发展我县三大特色农业产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民收入。我县的中坝村走到了新农村建设的前列,国内知名,在省内影响很大,因此《纲要(草案)》提出了要在五年内建成一批中坝村式的文明新村,也与国家,省市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相一致。
      (六)关于构建特色经济区域
      我县各乡镇自然资源禀赋、环境承载力不同,要根据不同的资源承载能力和经济发育程度和潜力进行生产力布局,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等主体功能区,逐步形成主体功能清晰、发展导向明确、开发秩序规范、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区域开发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这样,既可以加快发展,也有利于争取国家、省市在项目上的支持,争取国家加大对我县的财政转移支付支持。
      《纲要(草案)》根据全县自然、交通、地理状况,以及不同的区域环境容量,资源承载能力和经济发育程度,划分为三类主体功能区,按一城三线四片,一城即优先开发区,重点发展第二、三产业,扶持房地产行业、现代服务业,形成川东北中等城市框架;
    三线即重点开发区,重点发展水电、物流、旅游产业,以及小集镇建设;
    四片即生态经济区,建设具有我县特色的以优质生猪为主的畜禽养殖、葛薯种植、蚕桑种养和优质水果种植的四大特色农业产业。
      (七)关于基础设施建设
      为改变我县基础设施,特别是道路交通设施“瓶颈”局面,《纲要(草案)》提出采取特殊手段,加快全县道路交通超常规建设。这即是我县的实际情况,也是全县社会各界的要求和呼声。《纲要(草案)》提出要集中力量高质量建设一批重点骨干工程,突出建成营高一级公路XX段,乡镇通油路,村村通公路,打通衔接县境内外干线公路,配合旅游开发建设县内环线公路,构造“半小时乡镇,一小时南充,三小时成渝”道路交通圈,构建全县交通新格局。
      (八)关于旅游产业
      《纲要(草案)》提出响亮的口号,就是按全市旅游的统一规划,开发嘉陵第一桑梓,将其建成国家四A级旅游景区。发挥我县深厚的相如历史文化和优美的生态旅游资源优势,着力发展旅游这一朝阳产业,五年间全县旅游产业实现新突破,将旅游业培育成我县新的支柱产业,建成川东北休闲旅游度假胜地,力争成为南充市继廊中后的第二颗旅游明珠。


      上述未尽内容请大家详见《纲要(草案)》。

      各位代表、同志们:我县十一五规划纲要编制过程是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发挥群众和集体智慧,利用专家力量,对未来五年全县发展思路的各抒已见、统一认识的过程,是组织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参与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敬请大家对《纲要(草案)》讨论审查。
    谢谢大家!

    推荐访问:纲要 草案 国民经济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有关《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编制说明》由(鸿斋文档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21 鸿斋文档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