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范文大全 | 节日大全 | 教案下载 | 个人简历 | 优秀作文 | 精美散文 | 励志名言 | 公文范文 | 文档下载 | 论文范文 | 读后感大全 | 文库 |
鸿斋文档网
  • 小学作文
  • 初中作文
  • 高中作文
  • 体裁作文
  • 字数作文
  • 话题作文
  • 人物作文
  • 节日作文
  • 一年级作文
  • 二年级作文
  • 三年级作文
  • 四年级作文
  • 五年级作文
  • 六年级作文
  • 初一作文
  • 初二作文
  • 初三作文
  • 中考作文
  • 高一作文
  • 高二作文
  • 高三作文
  • 高考作文
  • 写人作文
  • 状物作文
  • 叙事作文
  • 节日作文
  • 写景作文
  • 动物作文
  • 植物作文
  • 抒情作文
  • 励志作文
  • 想象作文
  • 话题作文
  • 童话作文
  • 写信作文
  • 续写
  • 改写
  • 记叙文
  • 议论文
  • 说明文
  • 日记
  • 周记
  • 小说
  • 诗歌
  • 您的位置:鸿斋文档网 > 优秀作文 > 写景作文 > 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必要性探析 正文 2021-02-09 17:06:53

    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必要性探析

      摘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农民增加收益、富裕起来的一条康庄大道,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吸收外资,增大农业投入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途径,是我国农业向现代化的高效的强质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促进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土地利用率的重要方面,发展规模经营已成为我国农业的发展趋势。


        关于农村承包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邓小平早有论述。早在1990年邓小平就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他还指出:总不能把农民束缚在小块土地上,那有什么希望?邓小平这一段话明确地指出了小块土地上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必然要向适度规模经营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也在1993年10月、1995年7月、1997年16号文件中都提出了农业生产的适度规模经营的方向。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和党的十六大又明确指出: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逐步发展规模经营。为什么目前家庭土地承包责任制要向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笔者认为,我国目前一农一户的狭小分散经营的家庭承包责任制存在局限性,其弊端随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日益呈现,需要通过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去完善。


        一、我国一家一户的小规模家庭农业不可能“致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农民增加收益、富起来的一条康庄大道
        家庭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历史证明,家庭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贯彻执行,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稳步发展。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连续迈上几个大台阶,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转变。“占世界7%的耕地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吃饭的问题,”人民生活在总体上基本实现了“小康”。但是在我国绝大多数群众解决温饱进入小康以后的今天,我国农村面临的突出问题已经不是农民的温饱问题,而是增收、致富的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但是小块分散的家庭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不了增收问题,满足不了农民致富的要求。因为,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全国人均耕地面积不到1.2亩,”“我国有1/3以上的省份人均耕地低于1亩,有660个县低于联合国确定的0.8亩的警戒线,463个县低于人均0.5亩,”“北方单熟地区虽人均3亩,产量却相当于南方的1亩。”国际上的标准是,人均耕地低于0.8亩时,土地就只有生存保障的功能,没有条件承担生产功能了。耕地在我国来说,对绝大多数农民而言是一个“生存资料”,每户农民靠种几亩耕地,即使土地回报率很高,收入总量也是难以有较大增长的。从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来说,“2002年农业降到了15%以下,而农业中的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的50.7%,用50.7%的农业劳动力去分享15%的农业产值,农民的收入是无法提高的。”从小市场与大农业来说,在我国农业出口很低的情况下,近10亿农民想出售自己的土特产给2亿多本国消费水平不高的市民,并从他们手中想得到使自己富裕起来的钱是完全不可能的,事实也是如此。近几年党和政府为了帮助农民增收,虽然召开了许多会议、出台了不少政策、采取了许多措施,如调整产业结构、鼓励农民在一亩二分地上做文章、什么挣钱就种什么、农业产业化等等,但收效甚微。1997年来,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幅度不仅没有增加,而是逐年降低。“1996年至2000年分别为9%、4.6%、4.3%、3%、2.1%,”农民从农业中获得的人均收入,“1997年为1267.69元,而2001年则为1165.17元,4年间人均农业纯收入减少了102.52元,”事实表明,农户靠几亩承包地要想致富是不可能的。如何使农民增收、致富?根据工业化国家的经验,当一个农村劳动力占有20亩耕地时,耕地的收入方可能达到一个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这也就是说,通过规模经营能够实现农民收入的增长,消除工农收入的差别,我国北京顺义县、苏南地区适度规模经营产生的绩效也证明了这一点。据统计,“顺义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使以1996年粮食平均亩产由过去600公斤提高到750公斤以上;
    劳动产量由过去的0.2万公斤,提高到3万公斤,粮农的劳动收入从以往的600元增加到6000多元。苏南地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农民收入增长明显,无锡、吴县、常熟三县全年经营粮食生产的劳均净收入达到13316.5元,是当地兼业农户同期人均纯收入的3.3倍,是务工人员劳动年收入的2.2倍。”从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状况来看,许多农业人口已经到城市找到比较稳定的工作,真正实现共同富裕


        二、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的狭小分散经营限制了先进生产手段的采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所谓农业现代化,就是把建立在感性经验和手工工具基础上的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装备和现代管理方法为基础的现代农业。家庭土地承包责任制贯彻执行的最大优越性是,打破了平均主义,调动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而对生产的其他要素、劳动对象、劳动工具等来讲,并没有改变,甚至某些方面还有恶化的趋势。因为,目前一家一户的家庭承包责任制是以土地均分为基础,土地好坏、远近搭配的平等条件进行分配的。这种土地分配办法把一些成片的土地因多户共同承包而划得狭小而零星,使得各农户承包的土地地块分散而零碎,这样就造成农业生产要素或生产手段不论它的先进程度如何、实施发挥的效能如何,它的利用都被规定在一个狭小土地这一层次上。小规模家庭分散经营决定了只能以人力加畜力的手段操作为基础,排斥资金技术集约,阻碍技术进步发展及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增加。一方面土地过于狭小影响了机械作用的效率,使用机械耕作很困难,无用武之地;
    另一方面,地块过于狭小使得多种机械作业难以施展,从而限制了农业机械类型的增加。加上土地小块经营农户经济实力差、资金少、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都会遇到很大困难。这表明分散、零碎的一家一户农村承包制的经营方式与农业现代化不相容,是阻碍农业现代化的最大因素。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现代化,而农业现代化必须建立在规模经营的基础上,没有农业的规模经营,农业现代化是不可能的。


        三、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小块经营不利于对农业生产性的投入,规模经营有利于吸收外资,增大农业投资
        我国农业投入不足,一直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造成对农业投资不足的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村小块经营。从农业吸收外资来说,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是中国政府鼓励外商投资的重点领域之一。然而时至今日,“最早吸收外商投资的农业,其利用的外资在我国全部利用外资中所占的比重仅为1.29%,大大低于工业吸收外资58%的水平,也落后于第三产业38.9%的份额。”与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农业利用外资的吸引力也是比较弱的。“我国农民每年人均吸收外资仅0.5美元,只及发展中国家人均吸收外资的1/20。”究其原因,除了我国农业相对于国外农业缺乏绝对竞争优势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体制障碍,特别是农业的经营体制,即土地细碎分割、零散经营的小农户是很难找到利用外资的机会的,外资也不愿意去找小农户作为合作投资的伙伴。所以要加大农业利用外资的力度,发展规模经营是一个重要方面。从国家、金融机构对农业农户投资来说,国家无力加大投资,金融机构认为对一家一户发放贷款风险太大、交易费用太高,不太愿意发放农户贷款。从农村集体对农业投资来说,“改革初期,集体是农业投资的主体。以1980年为例,农业投资有一半以上来自于集体,1981年以后,集体对农业的投资大幅度减少,1990年至1993年只百分之十几,1990年至1997年也只百分之二十几(数据来源马晓河2001年)。”原因何在,笔者认为,一个重要原因之一是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这种集体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经营组织形式,集体经济统一经营的层次完全丧失,造成农村集体经济空虚,没什么资金投入。从农户对农业投资来说,据国家统计局的报告,1995年以来,农村住户的农业生产性投入一直在下降,与1997年相比,1998年农户人均购置生产性固定资产支出比上年下降9.5%(国家统计局1999年)。国家统计局的解释是:1998年农产品销售不畅,价格回落,农业收入减少。农民一方面缺乏足够的流动资金,另一方面对未来收入预期信心不足,而缺乏投资的积极性。国家统计局的解释有它的合理性,但笔者认为,影响农户生产性投资行为积极性问题还是我国农户承包土地规模大小制约了农业规模化投入的增长,增加了规模化投资的困难与成本,同时均分土地的农业分散经营方式导致从耕地上带来的收入极其有限,农民仅仅把土地当作维系生活的手段,不愿把有限资金投向农业,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对农业投入的积极性,因此要吸收农户对农业生产性的投资,改革一家一户的狭小经营模式,适度扩大农耕地规模,是吸收农户对农业生产性投资的一个重要方面。农户家庭经营的耕地规模越大,越有利于农户进行农业生产性投资。


        四、家庭土地承包制的小块经营使我国农业无力面对国际市场竞争,走规模经营是保护我国农业,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加入WTO后,我国农业是面临冲击最大的一个行业,无论是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市场竞争力,还是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地位都是低下的,处于劣势。从我国农产品市场占有率来说,2000年我国农产品仅占国际农产品市场的3%左右,排列世界第十一位,这明显与我国农业大国地位不相符合;
    从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来考察,直接影响到农业市场竞争力的因素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农产品价格因素。在国际市场上价格较低的农产品就有较高的竞争力,反之亦然。“目前我国农产品的成品价格普通高于国际市场价20%—30%左右;
    ”二是非价格因素,主要包括农产品品质、品种、品牌等,即相同的农产品(假定市场销售价格相同)品质好、品牌响、品种多的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强。我国目前农产品品种单一、质量不高、农产品安全性差(如污染),上不了发达国家的超市;
    从我国农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看,是小规模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势单力薄的农业与国际规模社会化大生产竞争,是以传统的农业与国际现代农业竞争。“我国农户经营规模不足美国的1/400,不足欧盟的1/40,”显然我国农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的地位。如何变压力为动力,占领国际市场,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出路之一是改变我国目前农村中的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的传统经营方式,走规模经营之路。因为:一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土地田块过小,除了形成不了规模经济以外,也是导致我国农产品成本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何降低产品成本,根据国际农业发展的趋势,资本投入增长、劳动投入减小是必然趋势。当经营规模扩大时,成本相应会降低,所以降低农业产品成本关键是要扩大农业经营规模;
    二是土地田块过小,除了前面所述不利于农业机械的使用,不利于先进农业科技成果、优良品种的推广应用外,也是造成我国农产品生产无标准、品质差、科技含量低、品种单一的原因。我们大家都清楚,世界范围内的农业竞争实际是国与国之间的农业科技的竞争,如果没有先进的农业科技作为支撑,就不能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不能提高科技对农业经济的贡献率。所以要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的竞争力必然走农业规模经营之路;
    三是一家一户的家庭承包制是小农业,是带有自然经济色彩的分散经营的农业,是半封闭式的农业。农业生产者主要关心生产过程中的事情,没有能力也没有动力从产前、产中、产后相结合的角度来安排农业生产,广大农户往往凭借经验,根据眼前销售需求和当地市场容量进行结构调整,而不是着眼整个国内外市场的长期发展,显然这种一家一户的经营单位是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是很难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必须是大农业,只有大农业才能积极主动与市场接轨,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然而大农业需要以相对集中的土地为条件,否则,我国农业将从封闭半封闭状态进入开放的国际竞争中去,农产品市场走向国际化是不可能的。四是发展规模经营也是国际上许多农业发展中国家发展农业、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经验。如:法国由于搞农业规模经营,使法国由原来的农业进口大国变为世界上第二大农业出口国。笔者认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应借鉴和吸收外国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发展农业规模经营。


        五、小块经营摆脱不了我国农业弱质性,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能使我国农业向现代高效强质产业发展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安天下的产业,只有农业基础得到了巩固,经济才能发展,社会才能稳定,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同时,我国农业目前还是一个弱质产业,农业与工商业相比,除了面临工商业存在的市场风险外,还要面临自然灾害的风险;
    农业生产条件还相当落后,农业生态环境还比较脆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农民还未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
    农村文化素质低,目前农村人口的文化状况是“初中及初中以下的人口占农村89.04%,”其余的基本上也只具备高中文化,并且绝大部分仅仅只是户口在农村。经营农业的只是老人、中年妇女、儿童(被人们戏称为603861部队)这样一个弱质群体;
    农业与其他产业相比,农业是利益比较低的弱质产业,很多农产品生产费用居高不下,投入多、产出少,农民难以获得社会平均利润。如何改变我国农业的弱质性?要改变我国农业产业目前存在的弱质性,其途径是土地经营权流转,发展规模经营。世界多数国家经验和我国沿海地区农业发展经验表明,提高农业生产集中程度,发展规模农业,以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是行之有效的做法;
    把小块土地集中连片,按照效率原则重新配置土地,进行适度规模经营,可以促进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因地因需制宜,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和农产品商业基地建设,使农业生产经营向专业化、市场化的方向推进,在取得规模效益的时,又取得市场效益,解决农业效益低的问题;
    推进规模化农业经营有利于培养出一大批懂经营、会管理的农业企业家、新型农民,增强农业的凝聚力,使一批年青有为的生产经营能手、技术骨干转移到农业生产上来,把农业当成主业。总之,发展规模经营是使我国农业向现代的高效的强质产业的必然选择。


        六、小块土地经营使大量劳动力沉淀于小农经济,限制了农民离开土地;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优化农村劳动力结构,促进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推动城市化进程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左右,我国农村现有劳动力4.69亿,其中剩余劳动力约2亿。”改革开放以来,虽有大批农业劳动力外出打工、经商,由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但在农业中就业的比例仍很高,占全国劳动力50%以上,农村中仍有一亿多剩余农村劳动力滞留农村。社会发展的规律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在第一产业中就业的人会越来越少,第二、第三产业中,特别是在第三产业中就业的人会越来越多。怎样使我国农业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向非农业劳动力转移,除了理论界提出的发展乡镇企业、推进限制阻碍农民进城的户籍制度改革、提高农民进城的文化素质外,从农业内部本身来说,就是要改革目前农村分散狭小的一家一户的小块经营方式。因为农民小块土地经营不能从根本上促使农民离开土地转为非农业生产者,具体说是:其一农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一家一户小块分散经营虽不能使农民致富,但给广大农民提供了一定的“生活保险”和“就业保险”,社会震动较小,这样可能因此加重农民的念土情结,农民没有稳定的、可靠的非农产业就业岗位是不可能放弃土地去从事非农产业的;
    其二一家一户小块分散经营由于农业生产力水平低,农忙时需大量劳动力务农,由此对农业剩余劳动力完全转移出农村,农业缺乏推动力。正因为如此,使得农村劳动力转移方式上出现兼业性和波动性。这种转移的兼业性和波动性的特性,除了导致农业的粗放经营、阻碍农业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外,同时也限制了农民在非农产业领域的奋斗、进取和创新精神的发挥,影响了非农产业大军的稳定成长;
    其三,家庭承包制的小块经营方式仍然是传统的小农经营方式。传统经营方式的农民经济意识是:农本商末、重农抑商;
    安于现状、不思进取、部分人依然满足于自给自足、万事不求人的田园生活;
    因循守旧、求稳、忍饥就闲、害怕冒风险进入其他非农行业。上述传统思维方式、观念的存在无疑制约着农民对非农业的参与,不利于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转移出去,农业经营不可能达到适度规模。因此要促进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必须改变传统小农意识存在的小块经营的家庭承包制的生产方式,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发展规模经营。规模经营推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既优化了农村劳动力结构,同时也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七、目前农村耕地抛荒现象严重,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可提高农地利用率
        我国是一个耕地资源十分匮乏的国家,“据资料统计,我国现有耕地面积13×10hm2,约占国土面积的14.2%,与美国的19.5%和印度的55.6%相比明显偏低,人均耕地面积我国只有1.2亩,而美国10.95亩,印度26亩。”随着工业用地的占有,耕地面积中的水土流失、人口增长,使人地矛盾日益突出,耕地资源的稀缺性日益明显。尽管如此,近几年,在农村许多地方均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耕地抛荒现象。如今耕地抛荒现象已经从非农产业高度发达的沿海地区,蔓延到非农产业不发达的粮食生产区,从产出率低的边际农田蔓延到旱涝保收的高产农田,从季节性抛荒到常年抛荒,且抛荒的速度之快。“据对湖北荆州市调查,荆州市现有家庭承包户94.3万户,承包耕地面积594.8万亩,1998年底至1999年初,全市农户弃耕面积达50万亩,占承包面积的8.4%,2000年初弃地面积又进一步扩大,达到93万亩,占承包耕地面积的15.6%。仅一个监利县农户弃耕面积达到41万亩,占该县耕地面积的23.7%,弃耕农户占30%左右。”
        大量耕地抛荒现象的出现,使耕地资源不能充分利用,致使耕地的生产及经济功能丧失,严重影响了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发展。为什么在我国耕地十分匮乏的国家会出现农地大量抛荒呢?原因是多方面的,即有经济原因——种植业经济效益下降导致抛荒;
    自然原因——农业生产突变风险性导致抛荒;
    政策原因——耕地税重而抛荒;
    制度原因——农地资源配置呈现非市场化,致使耕地流转不畅而抛荒等。在上述多种原因中,笔者认为造成耕地粗放经营、大量抛荒的主要原因是农民在小块土地上种田赚不了什么钱,不划算。同样的劳动力就业于第二、三产业的年收入数倍于农业,使农业种植失去了对劳动力的吸引力而抛荒。况且,今天的农民的欲望不是温饱而是增收,而家庭小规模经营不能使农民增收致富,因而就出现了农田抛荒。解决的办法只能是创新农村土地经营体制,改革以土地分户承包为主的家庭承包责任制,促进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因为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可以使种田的人有田种,不想种田的人放心走;
    可以实现耕地由劣质的使用者流向较优秀的使用者,向种田能手和现代经营者适度集中;
    可以促进工商业、个体大户、外商投资农业,建设公司式的农业和庄园式的农业,实现规模效益。一句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土地抛荒现象,提高土地利用率。


        八、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土地不再是农民的唯一生存手段,承包土地大量转移,发展规模经营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趋势
        农地规模经营不仅是必要的,同时也是可能的。一是农民收入的多元化,农业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例的下降,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可能的。目前我国农民收入来源既有家庭经营收入(主要指农业收入),又有劳动者工资收入。从农业收入和外出打工收入在农民收入增长中比重看,农民来自农业收入不仅没有增长,而且呈逐年下降趋势。“1998年比1997年下降30元,1999年又减少50元,2000年继续减少40元,2001年由于粮价上涨,农民来自农业收入比上年增加30元,但与1997年相比仍少100元。”目前农民收入增长主要来自外出务工收入,外出务工收入占全国农民平均收入比重“1990年为9%,1995年为15.4%,2000年为23.6%,”据国家统计局《关于2001年农民收入增长情况的报告》,2001年农民收入的55%来自非农产业,其中进城打工收入是非农业收入的主体,这表明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来源和新亮点。农民在比较利益驱动下,农民对经营小块土地越来越不感兴趣,农村土地粗放经营、抛荒是其表现,这为土地向适度规模发展提供可能。二是农民大量外出打工、经商,土地流转快速发展,(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wm338.com查看)发展规模经营是不可避免的,是事实。在土地低收入的“推力”和非农产业高收入的“拉动”下,农民纷纷外出打工,并逐年呈上升趋势。“80年代初期中国农村外出打工者不过几百万人,”“2001年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达8961万人,2002年超过9400万人,”增长速度之快。从农业劳动力转移方式上看,由上世纪80年代“离土不离乡”为主要转移方式到目前跨省流动。据2003年4月1日农业部在重庆召开的农村劳动力转业培训试点工作座谈会上提供的统计,2002年外出务工的近亿农民中,绝大部分跨省流动,且呈上升趋势。在大量农村劳动力跨省务工、经营,农村土地抛荒严重存在情况下,土地经营权流转是农民乐于接受的,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可能的。“根据浙江对农户问卷调查的1004人中,自己不经营是否可以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同意的占55.2%,在对农民对承包土地的转让、转包与出租的权利认同程度的975人问卷调查中,经集体同意可以流转的占87.5%,认为不经集体同意就可以转让的占75.3%。”事实上土地的流转不仅早已存在,而且规模之大,速度也快。“据农业部最近完成的对广东、福建、浙江、海南、湖南、湖北、江西、江苏、安徽、四川、河北、黑龙江等十二省的调查,2000年湖南流转土地125.3万亩,比1996年增长26.8%,江苏流转土地116.7万亩,比1999年增长19.6%,浙江2001年4月流转土地300万亩,比1997年增长11%,占全省耕地面积的12.4%,湖北2001年达331.9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8.44%,江西流转土地315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9.36%……。”由于土地流转规模大、速度快,耕地经营规模的扩大,无论是在东南沿海农业发达地区还是内地,已成为我国农业的发展趋势,适度规模经营已显示出优越性。所以我们应尽快制定有利于土地流转的机制,营造有利于发展规模的环境,在有条件的地方推动规模经营在小块土地承包制基础上的发展和完善,发挥规模经营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效能。

    推荐访问:探析 必要性 农村土地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必要性探析》由(鸿斋文档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21 鸿斋文档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