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范文大全 | 节日大全 | 教案下载 | 个人简历 | 优秀作文 | 精美散文 | 励志名言 | 公文范文 | 文档下载 | 论文范文 | 读后感大全 | 文库 |
鸿斋文档网
  • 工作范文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计划范文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发言讲话稿
  • 幼儿教育
  • 小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高中教育
  • 职业教育
  • 您的位置:鸿斋文档网 > 文库 > 解决方案 > 第七章,高考试题类编·现代新... 正文 2021-02-05 11:01:40

    第七章,高考试题类编·现代新诗鉴赏

    ·现代新诗鉴赏

    1、(1999年)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2、(2000年春季)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雷   杜运燮
                         随着陆陆续续的闪电警告:他们来了!
                         阵阵风都传播着到来的确讯:他们来了!
                         每一叶片每一枝条都遥指着:他们来了!
                         每双眼睛在渴望,每张嘴在颤动:他们来了!

                         越过一张又一张被撕掉的树叶标语,他们来了!
                         越过一个又一个监狱的铁窗,他们来了!
                         越过一条又一条报纸上的捏造消息,他们来了!
                         越过一堆又一堆难忘的血泪,他们来了!

                         为着撕人心肺的被窒息的呻吟声,他们来了!
                         为着惨绝人寰的最底层的挣扎声,他们来了:
                         为着回响在无数街道和炕头的怒吼声,他们来了!
                         那就是冲破冰冻严寒的春雷欢呼声:他们来了!
                                                               1948年于新加坡

    A、诗歌第二节从“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自然图景转向40年代中国社会的政治黑暗,以四个“越过”表明“雷”来势的不可阻挡。
    B、诗歌第三节重在表现“雷”滚滚而至的目的,并把“雷”从实写升格为一种消灭压迫和剥削的解放的象征。
    C、最后一句中“冲破冰冻严寒”几个字,意在承接诗歌第一节春雷到来之前自然界的种种征兆和反应。
    D、以“随着”“越过”“为着”起始的三节诗, 既隐含"雷"到来时由远及近的动态,又逐步揭示了“雷”作为人民解放象征的寓意。

    (2000年秋季)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3--4题。
                    金黄的稻束  郑敏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3、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一句涉及的时间,从全诗看,除了“秋天”外,还隐指“暮色”降临之前。
    B、“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把“皱”与“美丽”并列,寓有讴歌母亲的劳动和感叹时光流逝之意。
    C、“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的诗句中,“你们”指诗歌的主要形象“金黄的稻束”。
    D、“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这实际上就是稻束“低首沉思”的内容。
    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以“金黄的稻束”为中心形象展开联想,通过稻田、路上、天空、远山等空间性的位移,传达一时间性的主题---对劳动中生命力的消逝的沉思。
    B、诗歌赋予“金黄的稻束”以积极、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消极、“静默”无言的听觉感受,意在利用两者的不协调,把关注点从外在画面转向内在的生命感受。
    C、“金黄的稻束”“收获日的满月”等形象都具有圆满意味,但诗歌未写获日的快慰和满足,却引人思考劳动者母亲的“疲倦”。
    D、“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一句中的主体,应该是美丽的母亲,而不是如雕像一样站在“秋天的田里”沉思的“稻束”。

    5、(2001年春季)对下列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偶成  戴望舒
                    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
                    古旧的凝冰都哗哗地解冻,
                    那时我会再看见灿烂的微笑,
                    再听见明朗的呼唤--这些迢遥的梦。
                    这些好东西都决不会消失,
                    因为一切好东西都永远存在,
                    它们只是像冰一样凝结,
                    而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
                                           1945年5月31日

    A、诗歌通过抒写“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的“梦”,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深情呼唤和抗战胜利的坚定信念。
    B、第二句中“古旧的凝冰”喻指中华民族同历史悠久和专制暴政而被冰结、窒息的生命力。
    C、诗歌第一节写想象中的美好情境,第二节再给出其中道理,这种结构使传达的信念更富说服力和感染力。
    D、诗歌多次出现“重到”“再看见”“再听见”“重开”等字眼,隐含有生命循环的悲观意味。

    6、(2001年秋季)对下面一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海 臧克家

    从碧澄澄的天空,
    看到了你的颜色;

    从一阵阵的清风,
    嗅到了你的气息;

    摸着潮湿的衣角,
    触到了你的体温;

    深夜醒来,
    耳边传来了你有力的呼吸。
                (1956年)

    A、诗人用平实的语言,分别从视觉、嗅觉、触觉、听觉四个方面写出了他对大海的感受。
    B、由远而近、从白天到夜晚,大海给诗人的感觉不尽相同,这些形成了全诗的发展层次。
    C、诗人将自己的感觉加以升华,使大海人格化、生命化,向我们展示出大海的整体形象。
    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壮观的惊喜,也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学,表现了一定的人生哲理。

    参考答案:
    1、正确答案为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即是指诗人自己。题目“我爱这土地”中的“我”,应该包括作者在内。只不过作者在全文中运用比喻手法,“我”与“鸟”是同一的、不可分的,“鸟”就是“我”。

    2、正确答案为C。“冲破冰冻严寒”喻指冲破重重阻挠、障碍、艰险,而第一节只是春雷到来之前自然界的反应,两者没有直接联系。且“警告、确讯、遥指、渴望”都是从心里的期盼之意,并没有反映出“冲破冰冻严寒”之意。

    3、正确答案为D。“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是诗人的看法。因为后一句“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是诗人从自己的角度来评说的。这句之前的“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之后用了一个逗号,说明前后是一体的。看问题的人就是作者自己。

    4、正确答案为D。“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一句中的主体,应该是如雕像一样站在“秋天的田里”沉思的“稻束”。从有关诗句“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静默。静默。”可知,这里的“你们”指代“稻束”。

    5、正确答案为D。从作者抒发的情感来看,A、D两个选项的表述是互相对立的,答案一定在这两个选项中。从文中的语句“那时我会再看见灿烂的微笑”“这些好东西都决不会消失”“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和作者写作诗歌的时间看,作者的情感应该是积极的。这正是作者营造的意境中可以体会到的。D的表述错误。

    6、D。


    推荐访问:新诗 第七章 鉴赏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第七章,高考试题类编·现代新诗鉴赏》由(鸿斋文档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21 鸿斋文档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