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zhangdahai.com--班组建设】
每次来到根祖文化发源地――山西省运城市,总有一些敬畏之感由心而生。这是一方被世人称之为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土地,这片土地上古有炎黄大帝开中华文明之先河的泱泱气概;今有重教育、重人文、重民生、比肩现代文明的尚雅之风。
也就是这片土地,会成就这样一所医院,一所不仅仅为安放身体、治愈疾病而运行的医院,还会去安放心灵、与心灵相约、与心灵对话的医院。
当然,这一切,也许只来自中医名家、院长柴瑞霁先生自身对医学的感悟和愿望。从山西女作家张雅茜作品《大医之道》中,第一次知道柴瑞霁这个名字,作家笔下的柴先生,细致、真诚、纯净、执着、理想、文学性、充满创意。后有幸走进这所医院,并与柴院长结识,其院与人,都似一股清新之风扑面而来。
一座有温度的建筑
远远望去,这座米黄、米白、桔红三色相间的建筑群落,在黄河岸边的北方城市,显得淡雅而别致,大气而安静,祥和而温暖。没有围墙的遮拦,少了大门的阻隔,各个方向的进出口人来车往,随意而有序。若不是醒目的红十字和停泊在门口的救护车,谁会以为这是每天都在与疾病和死神抢夺生命的医院呢?
我第一次前往是在2011年的4月底,正是春暖花开时节,充满设计感的几处小园林从院内四角延伸出去,与街道边的绿化林带融为一体,视线所及,院内花园小景和采光井恰到好处地出现在人们目及的每一个方向,几乎所有诊室和办公区域都能看到、并感受到阳光的抚慰。尤其病房设计,全部是朝阳房间。
门诊大厅咨询台旁站着几位身披红色绶带的护士,绶带上“志愿者”几个黄色大字十分醒目。有人扶着患者进来了,正在东张西望,不知所措时,一位志愿者迎了上去,微笑着说:“请问你们要去哪个科?那边是挂号处,我带你们去。”
他们跟在志愿者身后边走边仰头,春天的阳光透过巨大的玻璃穹顶,洒在他们脸上,顿觉暖意融融。
时逢春天的清晨,杏树带头绽开花蕾,在风中摇曳。柴瑞霁院长道出:“为什么要栽种杏树呢?三国时期有一位叫董奉的名医,与华佗、张仲景齐名,曾长期隐居在江西庐山南麓,热忱为山民诊病疗疾。他在行医时从不索取酬金,每治好一个患者,就让患者在山坡上栽杏树,病重的栽五棵,病轻的栽一棵。几年后,庐山一带杏树达十万株之多。后人用杏林称颂医家,杏林成为祖国医学的代称。我们希望,新的中心医院将来也能受到群众的欢迎,也能门前杏树成林。”
想象一下,在五年甚至十年之后,这些成片的杏林,用自己的身躯与枝叶围笼起整座建筑时,人们就会明白,院长柴瑞霁当初宁可舍弃三千万元收入,也不在周围建临街门面房的良苦用心。
2010年9月10日,纪念运城撤地设市十周年“运城新地标”授牌仪式在电视台演播大厅举行,身披绶带的柴瑞霁代表中心医院站在台上接受匾牌和证书。
评介词刊登在次日的《黄河晨报》上:
建筑艺术是人性的一种空间表述,而仁爱是社会大厦的花环。在这里,您能领略到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感受到生存的智慧和对生命的至高尊重。宏阔开放,通体勾连,华北地区最大的单体建筑是她的外部表征;宽敞明亮,安静舒适,一流的设备、人性化的服务,使任何一个走进其内的人,感到家的温馨和人类的博爱。这里是生命的春天。
中国梅奥的琴声与“艺术家”梦想
古人云:“善医者,必先医其心,然后医其身。”
《黄帝内经》认为:“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澹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所谓“恬澹虚无”,即平淡宁静、乐观豁达、凝神自娱心境。
运城市中心医院的门诊大厅,就有这样一位“钢琴医生”,《秋日私语》汩汩流淌在那些等待诊治的患者和家属心上,他们焦虑的心情在乐曲声中渐渐平静下来;流淌在那些咨询台后一站半天的医护人员,她们疲累的神经在舒缓节奏中得到释放。
生命多么美好!生活多么美好!尽管有疾病,有疼痛,有丧失亲人失去生命的悲伤,但这一刻,患者在这里感受到了生命的尊严。
医院里摆钢琴,在国内,运城市中心医院也许是首创,但并非作秀。在美国,著名的梅奥医院,也有一架为心灵疗伤的钢琴。身为世界上最大私人医疗机构,也是世界性医学圣地的梅奥,其管理中有这样一个理念:卓越不仅仅只与科学相关,它同时还与“艺术”相关。
“我们医院不是梅奥的体制,也没有梅奥一百多年的建成史和文化传承,成为‘艺术家’的路途可能会艰难而漫长,但我们不能放弃这个追求”。这是院长柴瑞霁对医院管理理念的集中体现。柴瑞霁希望他的每一位员工都成为“艺术家”,他想让中心医院成为运城、山西、华北乃至中国的梅奥医院。
他对“艺术家们”的要求显然是苛刻的:让每一位患者感到温暖、舒适、安全和希望;要能够洞察患者的焦虑,比如去鼓励年轻妈妈不要担心发烧的宝宝;还要帮助患者安详应对生命的最后时刻。
独具匠心的“洗手间文化”
有人说,定义一所医院是不是以人为本,可以看看洗手间和病房。
运城市中心医院共有781个洗手间,其中病房洗手间603个,工作人员洗手间108个,公共洗手间70个。
值得一表的是公共洗手间部分,完全参照国外先进理念,洗手池外置于通道,无门设计,感应式龙头冲洗,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传染源。厕所内的扶手设计,又极大解决了老弱患者如厕问题。
检验中心一角的洗手间以及对面收集大、小便样本的窗口和随手可触的洗手池,完全可以使患者不再在众目睽睽下,端着自己的“隐私”“招摇过市”。
还有妇科诊区,诊室门口就设有洗手间,专用的B超室里还设置了专用洗手间,妇科检查需要憋尿的患者再不用怕尿裤子而少喝水,下了检查台就可以解决问题。社会的进步与文明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手术室门口的祈祷室和佛堂
在三楼ICU、CCU和手术部对面,有两间不同意义的房间,一间可以看见背负十字架的耶稣,是祈祷室;另一间供奉着释迦牟尼,显然是佛堂。
在祈福堂开光法会上,柴瑞霁院长简短的阐述发人深思:
“医院的办院和服务宗旨是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在医疗服务过程中,不单纯的是治疗疾病,而且要考虑病人及其亲属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不同的心理感受。这是现代化医院服务理念新的起点和要求。因此,我们在医院里设‘祈福堂’就是创新一种新的服务理念,尽可能满足病人及其家属在接受治疗疾病、恢复健康过程中心理上的感受和需求。
第二个方面的考虑,医院设置‘祈福堂’通过病人及其家属的祈福消灾,从而慰籍他们的心灵。同时,通过祈福活动,祈盼医院平安和谐,祈盼医护人员身心安康,成为医院构建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这种‘祈福’文化,可以使我们的医护人员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多一份大爱之心,多一分仁慈之念,多一份感恩之想,多一份关怀之情。促进医院早日成为医患关系、医护关系更加和谐、更加平安的医院。”
院长的祈福,大爱,仁慈,感恩,关怀等关键词,其中蕴含的意义之深远,用心之良苦,境界之高洁,胸襟之宏阔,需要人们在以后的日子里逐渐去理解,去接受,去身体力行,去变作一种行为的自然,这是他追求的最终目标。
在祈祷室,几位***信徒席地而坐,每人手捧一本圣经――这部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书本,轻声唱诵。短短一个月,已经有130多位患者或家属在这里做祈祷。在这里,他们焦虑的情绪得到缓释,希望的太阳在心中升起。
在佛堂,人们无须背诵艰涩难懂的经文,也不必上供,只要静静地,默默地,悄悄地,说句:阿弥陀佛,就一切都有了。
无疑,这给医院带来的不仅仅是和谐气氛,不仅仅是医患关系的改善,而是体现着一种人文关怀,对生命本身的尊重与关怀;是一种境界,以人为本的境界。这小小的两个空间,让人们感到整个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感到整个世界的宏阔与博爱。
绿色实践无处不在
“提倡道德,把服务当成一种自然,我们不仅仅是看建筑,更应该看到的是内涵。”柴瑞霁说。一个好的建筑必须是管理者和使用者共同认可,院长柴瑞霁一开始就在追求一种艺术化的内在体现,每一个细节的关注、到位,每一处人性化的设计,外表都要涵盖其中。绿色、环保、低碳在运城市中心医院得到了空前的重视。
在运城市中心医院,各个部门被设计成一个有机联系、相对集中的医疗综合建筑楼群,极大缩短了患者、医护人员以及外来访客的各种动线和流程。这里的一患一医一诊室,既保护患者隐私,又优化了医生诊疗环境;先进的气压管道传输系统,不仅使血库血制标本和中心供应室的手术器械快速送达手术室,而且避免了交叉感染;手术部的家属等候区、过夜休息室、方便患者与家属沟通的可视对讲话筒,门诊排队叫号系统等细节,无一不体现着绿色医院的人文关爱。
2010年9月,运城市中心医院新院被山西省卫生厅确定为“山西省绿色医院建设实践范本”。一位曾经在医院做过手术的患者说:“一座新医院,让我看到的不只是建筑和设施的变化,而是服务的变化。让我感到很温暖,这种温暖只有住过院的人才体会深刻。”
柴瑞霁院长不止一次说过这样一番话: “作为医生,也许有人会在心里想,是我解除了你的病痛,是我挽救了你的生命,你当然应该感谢我。而几乎每一个患者都会从心底感谢医生,这种思维天经地义。但我认为医生应该感恩患者,因为正是患者为你提供了临床、研究、探索、实践乃至成功的条件与机会。如果我们的医护人员都能这样想这样做,我们的服务质量一定能达到理想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