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zhangdahai.com--技术个人工作总结】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es thromboses,CVST)是脑血管病的一种特殊类型。颅内静脉窦的血栓引起窦腔狭窄、闭塞、脑静脉血回流和脑脊液吸收障碍的一种疾病。分为炎性和非炎性两类,以矢状窦、海绵窦、横窦血栓多见。 近年来随着影像学的发展,此病得以早期诊断。笔者采用静脉小剂量注射尿激酶治疗CVST,观察18例,疗效满意,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6例,女12例,年龄25~78岁,平均50.4岁;女患者以产褥期妇女为主。发病到入院时间为2~40 d,平均14.8 d。产褥期发病9例,长期口服避孕药2例,腹泻后发病2例,有高血压病史2例,无明确病因1例。�
1.2 症状及体征 全部病例以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不同程度头痛16例,伴恶心、喷射性呕吐13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肢体抽搐,偏瘫。严重者合并意识障碍,眼底检查均有不同程度静脉回流障碍表现。�
1.3 辅助检查 眼底视乳头水肿15例,18例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脑脊液压力均升高,脑脊液化验正常2例,白细胞升高5例,多核大于单核,脑脊液涂片检菌及细菌培养均阴性。血性脑脊液11例。血常规白细胞升高8例,中性细胞比例增高;血小板升高1例(480×109/L),纤维蛋白原升高1例(5.6 g/L),所有病例经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RV)检出矢状窦血栓14例,横窦血栓2例,乙状窦血栓1例,直窦血栓1例。�
2 治疗方法�
笔者采用经静脉给予生理盐水注射液250 ml+尿激酶25万U,静脉滴注,1次/d,持续使用7~10 d,3次/d查凝血四项,观察皮肤黏膜有无出血倾向。停尿激酶后给予口服华法林片维持抗凝治疗,从小剂量开始,3次/d,加量1次,控制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在1.5~2.0之间。�
3 治疗结果�
18例患者中有16例患者于治疗1周内症状明显好转,头痛减轻,恶心、呕吐缓解,意识障碍转清,癫痫发作得以控制,眼底视乳头水肿明显改善。2周后复查脑脊液压力恢复正常。复查头MRV示水肿明显消退。窦腔部分再通。1例死于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死于癫痫持续状态。治疗后复查头颅CT未见新发出血病灶,无一例出现严重不良的出血倾向。�
4 讨论�
4.1 发病机制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病,死亡率较高(20%~78%)。其病因分为炎性和非炎性两种,其中炎性者好发生于海绵窦和乙状窦,常见于颌面部,耳部,副鼻窦。乳突等部位的感染累及所致。非炎性者多见于上矢状窦,发病机制多种多样,凝血障碍是主要因素,常见病因如下:妇女妊娠及围产期;口服避孕药;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消耗性疾病(腹泻、痢疾、结核、各种癌症)脱水;血液浓缩;血流减慢(高热、某些血液病、脑外伤、高渗状态或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红细胞增多症);镰状红细胞性贫血;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除海绵窦血栓形成临床表现较为特殊外,其余由于解剖关系复杂,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头痛,呕吐,精神症状常仅能提示颅内压增高,而抽搐,单侧或双侧肢体瘫痪又往往提示脑实质损害,因此容易误诊。近年来,随着脑静脉系统研究的深入,尤其MRI影像技术的应用,使CVST的早期诊断成为现实。�
4.2 近年来研究证实口服避孕药和凝血机制障碍是该病的危险因素,剖腹产术、高龄产妇、怀孕期间大量呕吐、并发感染和妊高征时则提高本病的发病危险:而在女性怀孕期和产褥期由于激素的急剧变化和一些生理变化,尤其在妊高征者中,全血黏度较较正常孕妇明显升高,血小板激活功能亢进,黏附和聚集性增强,使得血液呈高凝状态,从而促进血栓形成。在本组中9例(50%)有明确诱因,说明育龄期妇女静脉窦血栓形成与口服避孕药和孕产期高凝状态有关。�
4.2 治疗 CVST的治疗是多种多样的,常规的治疗包括:脱水药、醋氮酰胺、肝素、华法林、链激酶、尿激酶。笔者采用静脉推注尿激酶25万U,在10~14 d内脱水降低颅内压,缩短动静脉循环时间,促使静脉窦再通,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办法。通过临床观察,对于CVST发生时间短、病程<2个月的患者,可起到溶栓再通之效果。病程较长、血栓机化者,治疗尽管看不到溶栓,但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脑脊液压力下降。尿激酶作为一种纤溶酶原激活剂,能直接使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再将纤维蛋白降解为可溶性的小分子片段,从而发挥溶解血栓的作用,使堵塞的静脉窦再通。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对本组患者的研究表明,小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具有用药方便,疗效可靠安全的特点,便于推广使用。为防止血栓再延续扩展,溶栓后辅以华法林2.5~5 mg, 1次/d口服抗凝治疗,效果更好,服药期间应注意监测INR、PT、PA和纤维蛋白原。